新闻中心

新闻发布

旭阳集团:持续变革,卓越经营,奠基未来三十年

来源:旭阳集团 作者:whzx 发布日期:2025/09/04

“过去的三十年,无论是国际环境,还是中国的环境,都是非常好的,尤其是改革开放前三十年,非常有利于创业公司的创立、成长、壮大;而未来三十年,国际环境波谲云诡、动荡不安,中国环境经济转型、充满挑战,创业公司面临非常大的风险和危机。但旭阳不像前三十年那样只有奋斗精神而无更多的方法、策略与手段,现在的旭阳既有一定的实力,又有更多的经验教训可供借鉴。”

面对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加剧,旭阳集团董事长杨雪岗在2024年起草了《中国旭阳集团经营管理变革指导意见》(二十四条),“以整肃干部、缩减公司、收缩层级、合并部门、优化人员为抓手,以数字化、智能化广泛应用为手段,分级授权、逐步授权、有限授权,明确干部担责兜底目标和责任,加强风控体系建设,改善制度流程,减少审批环节,提升执行效率,全面变革、系统变革、彻底变革,提升人均利润、人均收入、人均产量、人均月订单量、人均销量、人均成本管控、人均研发成果,提升组织凝聚力、战斗力,全面锻造旭阳基本实力,提升综合竞争力”,最终实现“控投资、降成本、增效益、保利润”的具体目标。

今年截止到6月30日,旭阳集团不仅焦炭、化工新材料业务量再创新高实现1088万吨和285万吨,环比上涨33万吨和20万吨,而且毛利润、EBITDA、净利润均实现环比增长3.1%,2.8%和341.67%;与此同时,旭阳凭借卓越的战略管理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、持续的创新实践和行业领先的可持续发展表现,荣登BMC榜单,首次荣获“中国卓越管理公司(BMC)”奖项,成为能源化工领域转型升级的典范企业。旭阳用事实证明,这一基本策略的实施是正确有效的,为集团更大空间的发展奠定基础。

打造全球知名的产业+服务集团

加快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是集团24项经营管理变革意见中的重要举措之一,也将为旭阳未来增量增利持续带来更多可能。2014年开始,集团首次提出运营管理服务的理念,并于同年4月托管运营山西三维化工20万吨/年苯加氢项目,由此旭阳以可复制、可移植、可数字化的核心竞争力,持续为行业提供托管服务,已经为18家公司提供托管,显著改善其管理水平,大幅提高其经营效益。目前,旭阳正在托管的焦炭和化工766万吨/年,未来还可继续快速扩大规模。旭阳凭借创业三十年形成的九大核心能力(超前研究能力、战略规划能力、业务策略能力、供应链能力、数字化运营能力、创新能力、盈利能力、扩张能力、纠偏能力)、九大竞争优势(规模优势、一体化优势、园区化优势、集中营销优势、成本优势、研发创新优势、信息化智能化优势、安全环保质量优势、风控优势)、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以及深度的行业经验、真诚服务客户的体系、精严的经营管理闭环、一流的节能减排水平、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赋能行业,同时扩大市场占有率和话语权,进一步夯实行业龙头地位。

与此同时,结合集团国际化战略,以旭阳印尼园区320万吨/年焦化项目为海外桥头堡,依据全球市场、全球需求、全球客户、全球本质竞争力持续布局供应链、产业链,已实现该首个旭阳海外制造业园区焦炭化工产品销往全球17个国家,覆盖欧洲、印度、东南亚、南美等51家客户,并与下游10家客户签署长协,也先后在亚洲、美洲、非洲、南美洲、大洋洲等地区与多个国际大型矿业公司建立长期稳定合作,为打造全球知名的产业+服务集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创新研发倍增发展效益

在旭阳,始终是像抓生产一样抓研发,技术创新被始终摆在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的位置。旭阳的研发创新紧紧围绕为现有产业盈利服务、为未来发展服务,建立“集团-园区-公司”三级自主研发创新体系,设立一系列覆盖各产品线专业研究所,培育以各领域博士为核心骨干千人研发团队,形成“创意-小试-中试-工程设计-产业化”全研发产业链。目的是为了加强差异化优势,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,为了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,成为所在行业当中的少数,成为所在行业的领先者。

2025年7月,经过小试、中试、过程开发、工业化,历时十年攻克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,国内首套、旭阳自主研发5000吨/年高端精细化工氨基醇产业化装置在定州园区建成投产。这是集团在高附加值新材料领域又一重大技术突破,旭阳成为全球第二个工业化生产氨基醇的企业,打破国外垄断,填补国内空白。

作为集团另一重大自主研发创新成果的5万吨/年己二胺项目(CTH)也正在郓城园区抓紧建设,预计将于今年10月投产。己二胺是生产高性能尼龙的关键原料,相关核心技术被国外长期垄断。旭阳组织近百人研发团队,历史8年成功开发出“己内酰胺直接制己二胺技术”,跳过传统工艺中的己二腈环节,形成全套自主知识产权。这一突破对中国尼龙产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,而旭阳据此建设的己二胺项目,其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,将打通“己内酰胺-己二胺-PA66(高端工程塑料,广泛应用于汽车、电子等领域)”产业链,实现旭阳在高温尼龙等新材料领域的拓展延伸。并且,旭阳也决不满足于中间体的生产,研发工作已经进一步向下游延伸,拓宽新材料产业链,挺进PA6、PA66、高温尼龙等领域,打造产业闭环,提高产品附加值,做强综合竞争力、系统竞争力、本质竞争力。

还有氢能源领域,旭阳2019年启动整体规划布局,2020年开始制、储、运、加、研、用全产业链布局发展,在液氢、绿氢、氢能热电联供、天然气掺氢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,并已依托研发成果建成PEM电解槽绿氢制备小试装置,在建国内首套5吨/天液氢装置也将于明年投产,同时正抓紧研发AEM电解槽制氢等技术,不仅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注入持续动力,也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。

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人均劳效

数字化、智能化是未来的方向。旭阳致力以自动化、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为手段,持续提升人均劳效,提高人均收益,从而实现降成本、增效益的目标。截至2025年6月30日,旭阳化工新材料业务人均产量实现1494吨/人、环比增长15.5%,人均创收850万元/人、环比增长3%;焦炭业务板块虽然受市场价格影响创收略有下降,但人均创利实现11.5万元/人、环比大幅增长919%。

集团通过引入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,搭建企业数字孪生,设计制造无人巡检机器人,以建造灯塔工厂为目标对生产流程、供应链管理、客户服务等各环节进行全面数字化改造,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化在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创新,为集团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。

始终和广大员工共同创业

旭阳从创立之初就建立了与干部员工共同创业的基本文化、理念、根本宗旨,所以旭阳的治理结构、体制机制,经营管理模式、企业文化、用人导向、分配制度、股权激励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都充分、完全贯彻这一理念、这一宗旨,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个人与组织统一、理论与实践统一、认识与方法统一、上下同欲、行知合一的体系、制度、流程,全面贯彻、全面深入到各公司、各部门、各事业板块、各业务系统,成为旭阳不断成长的最核心动力。

2025年9月1日,旭阳宣布实施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,授予包括集团董事、高级管理人员、核心技术人员、中高级业务管理人员以及业务骨干共197人合计991.5万股公司股票,旨在构筑更加紧密的旭阳利益共同体、事业共同体、命运共同体,进一步健全强化激励体系,吸引调动优秀人才勇于承担事业责任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、共创共享事业成功。

旭阳未来每年都将实施新的员工持股计划,亦会对股权激励作出更加系统科学的谋划。此外集团内部还推行合伙人制、项目跟投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。这些分期分批持续采用的不同的激励模式,必将激励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共同创业,必将提升集团的市场竞争力,促进旭阳事业持续发展,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战略目标。

旭阳也将持续通过与全体“旭阳人”共同创业、共同创造、共同创新,努力成为卓越的上市公司,努力为员工提供更好事业平台、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回报,在旭阳事业全国布局向纵深发展、旭阳事业全球开拓向多国推进的壮阔征途上,开创旭阳更加美好的明天,创造旭阳下一个更加辉煌的三十年。